我們經常從教育者的角度給家長分析少兒編程對于孩子有怎樣的好處,并且可以給孩子帶來什么。樂樂就從家長的角度出發,來一篇少兒編程科普:從要不要學到有什么用?
那么我們所說的“少兒編程”是什么呢?四個字概括就是:編程思維。下面我們就從簡單的圖形化編程scratch為案例,來分析編程思維。
01編程的本質是什么?
編程的本質,用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與電腦對話,用電腦聽得懂的語言,來告訴它我們想讓它去做的事。
作為新時代的高科技產品之一的計算機,它有著理性、嚴謹、認數據等特點。當我們編寫出它可以聽得懂的“語言”之后,就會按照命令去執行任務,并且每次需要它執行這項任務時它都會按需按時完成任務。所以,想要與計算機溝通對話,我們需要讓自己變得理性、嚴謹起來,站在計算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就是所謂的編程思維。
針對低齡化孩子學習編程的圖形化學習工具,其中就是Scratch,我相信大家也并不陌生。這個軟件是由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其面向的目標人群是7歲及以上年齡段的孩子,操作界面也比較卡通。
目前,在國內大多培訓機構所使用的教學軟件,都是Scratch。您可別小看這個軟件,國內外已經有不少大牛為此著書立作,國內也時有以Scratch為工具的少兒編程比賽舉辦。
它是如何進行編程學習的呢?主要的編程方法就是通過鼠標拖動模塊,以事件驅動的形式來實現編程思想。也可以這么說,這種通過卡通表現形式,創造易懂的表現形式與氛圍是有助于孩子接受,再結合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事半功倍,讓孩子可以在課程中收獲更多編程基礎與知識。
在國內外熱門社區里,很多小朋友上傳了自己制作的小游戲和動畫。在發掘孩子編程興趣方面,scratch做的還是很棒的,在網上也有很多免費的課程視頻,家長朋友也不妨讓孩子試一試!
我們來一起看看少兒編程的真實邏輯鏈條:
02從小學習編程真的有必要嗎?
接下來我們回歸到家長關心的問題:從小培養孩子學習編程,真的有必要嗎?它能給孩子帶來什么?
其實,樂樂作為一個真實的文科生,之前在我的概念中,編程無非是玩玩游戲、敲敲代碼、做做程序而已。直到逐漸開始接觸到編程相關文章與大量資料之后,才發現自己以前對于編程的認知是大錯特錯。
我們都知道,少兒編程的大火離不開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推動。這也就意味著,身處未來的孩子不懂編程邏輯原理,就少了與他人競爭的優勢,對于適應社會需要也會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差距。
在人工智能時代,編程不僅僅是一個工具,更是一種思維的創新與體現,它也已然逐漸成為每個孩子所必備的基本技能,如同數學、英語等基礎學科一樣。
03編程能為孩子帶來什么呢?
一方面,編程能夠幫助孩子提升邏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編程思維就是“理解問題—找出路徑”的思維過程。它可以將一個問題清晰具體地描述出來,將一個個大問題逐步分解成獨立的小問題,由復雜變簡單,由抽象變具體。
比如在利用編程制作一個小游戲時,孩子們需要掌握每個組件的連接,通過一步步解難,獨立設計問題,獨立思考尋求解決方案,在不斷的探索與發現中尋求正確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的大腦思維不斷運轉,綜合能力也會隨之慢慢得到提升。
除了帶給孩子提高自身整體素養的好處之外,從另一個現實角度來看,掌握編程技能,更容易幫助孩子獲得名校錄取、申請國外留學的機會。這種情況我們在很多報道與文章中也是經常會看到;通過科技比賽脫穎而出獲得保送資格的學生也同樣是有的。
總結一下,從家長的角度出發:對于孩子的生活乃至教育,家長朋友都會想給孩子提供很好的,學習編程不論是從提高孩子自身為出發點還是為了孩子以后的升學就業,多多少少都是會給到孩子其他課程與興趣班所給不到的東西。所以各位家長大可以放平心態去面對這個新興起的編程,不妨一起加入,和孩子一同開啟一個新紀元!